(转载)贵州大学着力三项建设 在社会服务中创先争优

发布时间:2011-05-16浏览次数:718

  新形势下,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责,已成为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贵州大学以专业学科、党建活动载体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创先争优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结合。

着力于专业学科建设,夯实社会服务基础

    学校党委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形成了专业学科建设与地方发展的良性互动,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契合。2008年以来,学校凝练整合了8个学科群,全部入选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陆续开办了30多个新专业。这些新办专业大多是地方经济和产业建设急需的专业,如矿物加工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电力工程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同时,结合贵州产业发展实际,打造了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西南药用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2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为适应贵州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助推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结合学校专业学科建设十二五规划,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在贵州优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高原山地畜牧业和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科研特色和专业优势,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于活动载体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实效

    以党建活动为载体,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一直是贵州大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活动、“实践磨砺成才、知识报效祖国”社会实践活动、“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等党建主题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学校党委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发展”的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突出活动载体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通过组织参与各类党建主题活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在“教授、博士进企业行动计划”中,32名党员教授、博士进驻省内24家企业,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项目31项,项目资金超过2亿元,取得成果138项,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22人,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在“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中,入驻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员专家、教授联合开展小型挖掘机液压件关键技术攻关,获贵州省重大专项资金450万元支持。在“博士科技兴村行动计划”中,农科学院党员博士、党员教师们来到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安顺市关岭县板贵乡后,创造了陡坡退耕还林,在田间地头发展以花椒为主,枇杷、火龙果、小油桐等为辅的经济作物复合种植模式,为地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法学、旅游、经济等人文学科的党员教师,也充分发挥“外脑”和“智库”作用,为地方制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起草了《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贵州省旅游条例》等地方法规。

着力于志愿者队伍建设,丰富社会服务内涵

    学校各级基层党组织重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以丰富服务内涵,构建和谐社会为落脚点,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一是在重要任务中提升志愿者的能力素质。2008年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39名优秀志愿者服务北京奥运会,因工作成绩突出,所有志愿者均被贵州省文明办、共青团贵州省委等四部门授予“贵州省优秀志愿者”称号。2008-2010年,在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中,均选拔100余名同学为参会的国外嘉宾提供一对一翻译、生活会议向导等服务,获得外交部、教育部的一致好评。在上海世博会期间,80名舞蹈专业的志愿者在贵州馆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美绝伦民俗文艺表演。在广州亚运会、“三创一办”系列活动、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等现场也活跃着贵大志愿者的身影……。二是在服务民生中增强志愿者的宗旨意识。法学院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师生志愿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智力支持,为方便工作开展,还开通了免费法律咨询电话和法律咨询服务网站。人文学院师生志愿者在丹寨县开展少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班,培养乡土人才;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收集整理民俗、民风资料,为增强水书、端节、马尾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能力作贡献。农科学院的志愿者在抗击雪凝灾害、旱灾的第一线开展科技救灾减灾服务工作。在今年暑假期间,学校党委组织近百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万余名志愿者分赴全省各地,开展智力支教、社会调研、法律咨询、关爱留守儿童、资助农民工子女、“三农”服务等活动,为民服务的意识深化于心。三是在交流合作中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在贵州大学广大青年志愿者中,艺术学院副教授、舞蹈编排专家彭学艳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赴突尼斯援外志愿服务队队长,彭老师把多彩贵州民族舞蹈的神韵带到了非洲。同时,努力学习突尼斯的传统舞蹈,交流中突的舞蹈艺术。在她的努力下,舞蹈已成为增进两国友谊的桥梁。200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访问突尼斯期间,现场观摩了彭学艳的教学情况,并对她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两国友谊的奉献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11月,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奖评选表彰中,彭学艳获优秀个人奖,贵州大学团委获优秀组织奖,贵州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责在各类先进典型的无私奉献中得到充分彰显和诠释。(高勇 朱洪波)

(转载自创先争优网